臨時遊記 Travelogue (draft)

岳陽樓

2001年4月25日, 岳陽, 夜宿君山招待所 (Y15/單人普通間)

岳陽, 岳陽樓。第一次聽到岳陽樓, 是在學校裡唸范仲淹的《岳陽樓記》, 記中說甚麼都忘了個七八, 只記得那句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 後天下之樂而樂」。

宋慶曆五年, 即公元1045年, 滕子京重修岳樓, 范仲淹作記, 已經是一千年前的事了。不過現存的岳陽樓, 在1983年曾全面維修過, 已經沒有甚麼古樸的味道。

我所住的君山招待所, 就在岳陽樓東側的樓前街, 聽起來很有詩意, 但其實樓前街已發展成普通的商業街道, 馬路車多, 而岳陽樓又被大樹和紅牆遮敝著, 把所有的景觀都擋著, 也把所有的詩意和浪漫都封存起來。

在外牆翻新得發亮的岳陽樓內內外外, 都寫滿了《岳陽樓記》的全文或節錄, 在樓邊兩旁豎立著兩塊門坊, 右邊的寫著「朝暉夕陰」, 左邊的寫著「氣象萬千」, 遠處又有兩度門坊, 南方的寫著「南極潚湘」, 北面則寫著「北通巫峽」。樓內的一、二樓掛著兩幅巨大的《岳陽樓記》木刻, 據說一樓的那幅是膺品, 但也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了。正如余秋雨在《洞庭一角》所說, 不知哪年哪月, 此景此樓, 已被這篇文章重新構建。先是景觀被寫入文章, 再是文章化作了景觀。

在樓外有很多「名人」的書法板刻, 可是其中部份真的很難看, 難看得像是小孩子臨摹寫字般。其中一個叫宋伍窮的在1988年3月寫了一句「先優後樂, 共興中華」, 還寫錯了字。(註: 在古字裡「優」及「憂」雖然相通, 但在近代這兩個字的功能已分得很清楚, 在1988年把「憂」寫成「優」, 看來是寫了別字的可能性較大。)

在岳陽樓上可以遠眺洞庭湖全景, 旁邊有位導遊小姐跟她的團友說: 「海天一色, 湖水跟天空的顏色都是一樣的!」聽起來很有詩般的美, 但看起來其實只是白濛濛的一片, 甚麼也看不到。

[top]

千年學府

2001年5月2日, 長沙, 夜宿湖南師範大學人防招待所 (Y10/單人普通間)

前天從岳陽坐火車到長沙, 在岳陽待了幾天, 有點悶, 坐公車到長沙希望解解悶氣。

昨天是五一勞動節的正日, 我到了長沙的五一廣場四處逛, 這裡算是長沙的購物中心區, 有很多大型的百貨商場, 今天人多得可怕, 也不知從哪裡鑽出這麼多人, 我走了一會便回到湖南師範大學。

我住的地方是湖南師範大學裡的人防招待所, 這裡只要Y10一個小單間, 挺不錯, 只是房內沒有窗, 黯淡的光線加上濃重的濕氣, 讓人感到像是住在山洞裡。洞內濕氣真的很高, 職員還經常推著抽濕機逐個房間去抽濕…… (按: 後來我聽人說, 原來「人防」的意思, 就是「人民防空」, 也就是七十年代初毛澤東下令興建的防空洞, 防避蘇聯和台灣, 後來改為招待所……)

湖南師大位於長沙市西側的嶽麓山, 山中是大學區, 除師大外還有所湖南大學和中南工大, 學術氣氛相當濃厚。不過這種氣氛並非近代才開始, 早在公元976年, 這裡已建起了一座傳揚儒家學說的書院, 即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。宋代雖然有個無能的皇帝, 也有班迂腐的士大夫, 但儒家教育事業卻非常鼎盛。“正如傳教士認為有責任傳播基督的福音, 士大夫也自認為有責任去宣揚孔夫子的思想。”

從師大走到湖大, 經過那條「墮落街」, 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座外牆塗得雪白的小建築物, 名為自卑亭。

當我經過自卑亭時倒沒有多大留意它, 始終是一座新建築, 大概沒甚看頭……咦? 卻見在亭牆上有一小碑, 碑上赫然寫著: 「自卑亭為古代嶽麓書院重要的組成部份, 現附屬於嶽麓書院的全國重點保護文物」! 按碑上所寫, 此亭始建於康熙27年(1688年), 幾經重修, 現存建築為咸豐11年(1861年)時所建……那就是說已有140多年的歷史了。亭旁還要有一展板, 不無驕傲地展示著「翻新前」和「翻新後」的照片, 翻新前外牆為淡黃色, 帶著點古樸味道, 如今翻新過後, 外牆塗得純白, 內裡成了一個小商店, 售賣紀念品和冰琪淋……

自卑亭這個名字挺怪, 「自卑」二字其實出自《中庸》的「君子之道, 辟如行遠, 必自邇; 辟如登高, 必自卑」。意思就是說不論是道德修養還是學業修習, 都必須從近外著眼, 從低處入手, 循序漸進, 持之以恆。亭旁的展板還要特別註明, 自卑亭在今天仍然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!

我也認為它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, 教育著人們怎樣把一個古樸的建築翻新得不倫不類。

登上書院, 這個古代近代和現代都有過重要人物出入的大門, 我也要走過了。大門上高高掛著宋真宗寫的「嶽麓書院」四字, 兩旁則有一副楹聯: 「惟楚有材, 於斯為盛」。

「惟楚有材」出自典故「楚材晉用」, 「楚材」就是指湖南也有人才, 他們到了晉國, 晉國也用湖南的人來幫自己辦事, 雖然當時在晉國人看來, 楚國人是外國人, 但是他們心胸很寬大, 可以接受外國人, 所以湖南人也就幫他山西人辦事, 而且辦得很好。

以上這段話是金庸說的。在1999年嶽麓書院舉行了「千年論壇」, 金庸也來了, 說的是中國歷史大勢, 在這次演講的結語裡, 金庸引用了英國的一位歷史學家所說的: 西方國家已經走到盡頭, 西方世界的行為方式、思想邏輯已經行不通了, 外面的世界可以征服的都征服完了, 要打仗也沒甚麼好打了。將來人類的出路, 就是要用東方哲學, 也就是中國的哲學, 講求調和、合作、開放、融合。

這樣的結論, 倒是很合適地在嶽麓書院千年之交時出現, 但其實中國人是否懂得調和合作開放融合, 就很難說了。

在書院裡有個御書樓, 在抗日戰爭時被日軍焚毀了, 現存的完全是仿製品, 在書樓上插著兩把寶劍, 聽說是避雷針。

在碑廊附近的石椅坐下寫東西, 對面坐著一名湖大學生李澍, 他說有空就來這兒讀書, 不過也只是來讀書, 沒有甚麼興趣去參觀書院。他說對書院有參觀興趣的, 只是遠道而來的遊人而已。旁邊還時不時響起導遊拿著擴音機大叫: 「大連的朋友, 還有沒有大連的朋友呢?」

今天的遊人真的很多, 趕走了不少雅興, 我在書院裡看了一會也就走了。

[top]

女屍

2001年5月3日, 長沙, 夜宿湖南師範大學綺竹園 (Y13/床)

長沙市東郊距市中心四公里處的馬王堆, 本來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地方, 直到1972年, 那年的一個發現, 把這個地方寫進了史冊裡。

1972年在馬王堆先後發掘出土了三座墓室, 是西漢早期軑侯家族的墓, 距今2100年。

後來當地政府把出土的文物搬至長沙市內東風路的省博物館展覽, 而其中最讓人驚嘆和驚訝的展品, 是一條女屍, 是一條二千年不腐的女屍。

對於這條女屍的生平沒有詳細記錄, 只知她生前的名字叫辛追, 是西漢長沙國丞相利倉的妻子, 在漢文帝十二年(即公元前168年)以後的數年入葬。後來的驗屍報告說, 她死前吃了甜瓜, 在食道和胃臟留下了138.5粒甜瓜子, 也就是在瓜熟季節時死去, 死時約50歲。

以她的墓室規模看來, 四層棺, 宏大的墓室, 豐富名貴的陪葬品, 像這樣一位上等人, 到底生前生活, 大概也是不言而知的富貴了。不過現代的驗屍報告, 有以下的分析:

    經過多方面的檢查分析研究, 死者生前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, 冠心病, 膽石症, 左上肺有結核, 鈣化病灶, 慢性鉛汞積蓄, 膽囊膈畸形, 腰椎間盤脫出或變性, 右尺撓骨遠端骨折畸形愈合, 直腸肝臟內發現有血吸蟲卵及胸道蟯蟲, 鞭蟲感染……

生這麼多病, 有多少錢有多富貴也不一定過得好。那條女屍是躺在一個玻璃箱內供人參觀﹐從上看下去﹐剛好可以跟她打個正面, 只見她的張著口, 舌頭也伸了出來, (據說是屍體的特徵……) 眼睛掙得看不見, 像是要尖聲的大叫甚麼, 可惜沒有人聽到了。

在眾多名貴的陪葬品裡, 有一件被形容為「輕若煙霧」的素紗單衣, 大大的一件衣服居然只有49克重, 一般不是穿一件, 而是要穿上二十多件! 這件展品牽出一個八十年代的神奇故事。話事當初是有兩件單衣, 其中一件更只有48克重, 但八十年代的某年某月某日, 一名小學生來參觀, 貪玩把其中一件大大的衣服放進了一個小小的火柴盒偷走了。

後來館內發覺不見了件珍品, 輾轉找到那小孩的家, 小孩的母親大為驚恐, 便想出一個很好的辦法: 毀屍滅蹟。把一件二千年歷史的文物燒了。

這件事在當時引起牽然大波, 也同時暴露了博物館的保安情況。館內的人說: 「現在保安好多了!」

那個古漢墓裡還出土了一本世界現存最早關於人人類性醫學著作《養生法》, 有趣的是, 一間湖南的中藥集團忽發奇想, 把書中記載的一條二千年前的藥方現代化, 製成一種叫「古漢養生精」的成品, 還得到了中國醫學會, 獅城, 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多個不同獎項。

在館的另一樓還展示著一個戰國楚墓, 是1954年在長沙市南郊發現的。墓裡擺著一副棺, 棺裡放著一副骨, 不知道他生前的生活如何, 但肯定他死後沒有辛追女屍的風光了。館內似乎也有意把他當成是一個襯托品, 做為一種點綴而已, 也不見甚麼保護。遊人則似乎覺得這副骨架可以為他們祈福, 紛紛把一毛兩毛五毛錢掉下去, 卻不見一張十元五元或只是一元錢, 看來祈福的人也不太誠心, 也當然可以看到二十多年前館內的保安情況。

前幾天都住在人防招待所裡, 但今天來了一班要在這裡考試的學生, 早就把所有的房間都訂下來了, 今天只好搬走。搬到師大裡的另一所招所待綺竹園東樓 (西樓較貴)。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(是否有點誇張呢……?), 這裡的環境較人防那邊好多了, 空氣也較好, 而且洗澡有熱水。

[top]


←←← 往前頁            往後頁 →→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