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同源號




2004年8月30日,廣南省會安市(Hội An)
住宿:Khách sạn Hợp Yến,403號集體房(60,000=HK$30一床),16A Nhi Trung Street(貳征姐妹街), 0510-863153,hopyenhotel@yahoo.com

今天下午Tom和聰哥回歸仁,本來以為短時間內沒得再見,但九月二日是國慶節,Tom說要趁那段時間過來再玩幾天,長別變成暫別,我高興得跳起來。

<圖> 位於阮太學街的葉同源

趁著一個人便在古城仔細參觀。阮太學街有一幢兩層高白、綠色樓房,門外掛了一個大匾額「葉同源」,旁邊豎了醒目的Shell石油公司代理招牌。這家店改成古董店,主人是會說普通話的客家人,六十三歲的葉家松,。

屋門鎖上,日正當中,我躲到對面酒吧避暑,等了一會才見松叔下來,他說剛睡午覺,看來生活挺休閒。店內玻璃櫥櫃放著一排又一排的古玩,從中國帶過來的,或是從海底撈上來。十六至十八世紀,會安是重要港口,各國商家來做買賣,意外難免,部份貨物沉到海底。一九八九年,漁民在頭頓市(Vung Tau,近西貢市 )附近發現一批十七世紀青花瓷器,後來讓荷蘭Christie拍賣行賣了七百萬美元。這時松叔不忘拿出一套德語紀錄片,介紹古董打撈情況,看了一會才發覺主角竟是松叔。他自豪地笑說:「我這家房子算是會安其中一家最老啊!」他的房子建於一九零零年,其實算是較年輕的老房子,只是難得把百多年前模樣完全保留下來,住的仍是那家人。

<圖> 葉同源的老照片,攝影年份已不可考,約在三、四十年代。那時候的葉同源幾乎內外完好地保留下來。

松叔高祖早在一八五六年來越賣藥,那時中國商人坐著帆船於每年二、三月間乘風而來,七、八月西南季風起時才能返歸,迫著滯留半年,形成了華人社區雛形,部份中國人選擇永久定居,子孫留到現在。也有些中國人是明朝遺臣,清初逃到越南,不忘前朝,稱自己作「明鄉」,後來「鄉」的意念淡化了,就索性把它寫成「明香」。

我赫然發現牆上掛了一紙越皇保大捌年(一九三二年)聖旨,表彰葉同源家。有趣的是聖旨只有漢、法二文,而沒有越文。保大(阮永瑞)是越南阮朝最後一代皇,據說有人用國語拉丁字母寫奏書給他,他瞧也不瞧就打發下來說「不識此文字」。他「自願」退位後還到了香港做個花花公子。松叔又說:「你知道江澤民嗎?他以前也來過啊!」江澤民前幾年來過會安,越南通訊出版社(NXB Thông Tấn)出了一套《歡迎貴客》的旅遊集,《會安》一書就有江總照片,當時他把褲頭扯到乳頭,並露出一副生硬笑容,倒也是中國特色。

<圖> 葉家松播放德語紀錄片

越南曾經出過一名很有名氣的華僑,名叫葉傳華,一問才知,原來是松叔的親叔叔。書架上有一本葉傳華的書,書中載有新詩散文,還有兩首歌詞,一首叫《青年與春天》。歌很有名,當我跟客棧老闆娘姮姑唱起此歌,她居然哼出越文版,還笑問我從哪裡學來。

中文歌詞寫得很好,我不經批準,暗自抄下,與大家分享一下:「青春流灌你身中,希望閃爍你眼中,那怕苦惱和病痛,那怕困難多重重……看春風,輕輕吹過大地;多少花,在枝頭一齊放,朋友你難道還不快樂?……」葉傳華作詞,羅允正作曲。羅允正後來被日本人殺了,於是又有了一首歌,叫《夢允正》。

我又回到了會安,這兒有我的家園,這到處都是朋友,這兒誰都最愛自由……反抗日軍強寇,受盡苦刑毒打,遭了敵人殘殺,為祖國獻出生命,會安我回來看你……永別了,永別了會安。

<圖> 葉同源一角,放了不少古董。

聽聽松叔唱《夢允正》及《青年與春天》

松叔輕輕哼著歌曲,在會安古城忽然聽到這麼幽怨離愁,又壯志未酬的青年之歌,雖說不上有流淚的感動,感觸卻也難免。松哥親人都在外國了,膝下又無兒女,獨個兒成了葉家最後一代看守人,生活大概有點寂寞。我好奇問松叔一個月能賣多少件古董,他說一件也賣不上,客人來到買東西也不一定拿得出境。他說年青時賺夠錢,生活算是無憂,沒錢就叫美國親人寄過來,但他老去後這家店怎麼辦?他卻說:「美國很多會安人,老了後都想回來會安渡晚年,就給他們看也好。」

說起來他也算是葉同源最後一代看守人了。




<< 前頁後頁 >>